我爸其實是不太相信這個世界的,或著說,他不太相信他所看見的世界。

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感覺,因為他總是試圖讓我理解我們所能看見的東西,多半都會欺騙我們,而多數時候我想他是對的。

 


 

 

(我承認我超瘋狂,我也沒想過自己會這樣真的寫一篇文章...圖片來自石內卜的fanpop,大家對教授超有愛)

 

為了要進戲院時可以進則扮演我書蟲的旁白角色為朋友解釋電影沒解釋的東西(每一集哈利波特電影一定都有的,就是缺漏的橋段),我再去看電影之前讀了六次第七集,一次第一集到第五集,兩次第六集(是,我看書很快,這些都在一個星期內讀完,廢寢忘食到差點忘記要交作業),我覺得羅琳真的是個強大的作者,我對於伏筆和前後呼應這種東西特別沒有抵抗力,而整部哈利波特最曲折也最重要的伏筆,對我而言並不是他們要在第七集把哈利像豬一樣的宰掉(引用石內卜的話),而是賽佛勒斯石內卜這個角色在小說中的地位。

當然啦,在最後兩集補完他的故事或許不算是伏筆,石內卜對哈利糾結的情感卻是,對於這樣一個讓人充滿疑慮、不安和懷疑的角色,在最後真相大白時又讓人遺憾嘆息,甚至在最後對他產生崇敬與喜愛的處理,對我來說真的非常高明就是了。

 

回顧整部哈波,哈利被石內卜救了小命的次數,和暗中保護這個男孩的動作沒有少過,但是他總是處在一種令人無法信服的地位上,我想和他的過去、外貌和氣質都有很大的關係,偏見在我們隨著哈利的眼睛第一次看到他時就已經產生了,因為不了解、不期待和害怕產生的偏見,使哈利一直沒有辦法相信石內卜,這一點,倒是和他的父親,或著所有人一樣(詹姆因為討厭史萊哲林和黑魔法而討厭石內卜,當然也因為喜歡莉莉)

而石內卜,他最令人動容的或許就是那份愛意,那份情感讓他可以忘記哈利波特同時也是詹姆波特的兒子這件事情,在最危險的地方保護他。

 

我們總要花一點時間才明白過來,很多時候幫助、善意、保護和祝福,不會總是以我們所期待的形式出現,我們對於好的事物總有固定的一套期待,但是這並不代表不如我們期待的事物就屬於光譜的彼端,是離善意最遙遠的邪惡。

祝福會用各種隱藏的方式來到我們身邊,只是你有沒有及時發現他們而已。

美麗的人並不一定有美麗的表皮,天使並不一定穿著白衣,保護者並不一定強大而且看起來正直,我們被期待和偏見誤導的雙眼有時會錯過很多很多事情,我們甚至不願意去了解真相,直到真相站在我們面前曝露他自己。

那些隱藏起來的祝福,有時候反而是最好的,只是我們從不知道而已,反過來說,看起來那麼美好的東西,我總是慣性的懷疑。

當好人很容易,扮白臉很簡單,一個人可以輕易的說出美麗的詞句讓人感覺良好,但是那些話語卻會使人迷失,同樣的,你可以說盡所有最不好聽的話,但那卻是真實的,而只有真實可以幫助一個人找到方向和解決問題。

 

所以我喜歡石內卜或許單純的因為,在誤解之中堅持自己和自己的堅持,的確是我見過最勇敢的事情,蝙蝠或許不如白鴿美好,但是在黑暗且渾沌不清的深夜裡,他們反而可以張開雙翼,飛向下一個黎明。

 

 

後話是,我當然知道石內卜犯錯,他也無庸置疑的讓哈利的學校生活不太愉快,他不是聖人,小說中沒有任何的角色是,但是我相信他的正直和勇敢,還有愛。

第七集part 1石內卜的戲分很少,但是艾倫瑞克曼卻一樣把他演得很讓已經看完小說的我不僅信服,也非常喜愛(我承認我特別注意石內卜就是了),在馬份莊園那段面對自己前同事被折磨、苦苦求救的部分,我看小說時就一直在想,不知道石內卜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小說是說冷漠的看著她的背,在面對是否認識她的質問時到是沒有特別描述)

不過,在電影院裡看見艾倫飾演的石內卜那雙黑色眼睛裡壓抑著的怔忡、遺憾、無奈和憐憫,我就覺得13塊美金花得有價值(我到底把重點擺在哪裡),我對電影的評語就是這是目前為止最好的一部,但也是東西缺漏最多的一部,我重新溫習書本的作用完全發揮,把妙麗刪掉父母記憶得那短演出來的確是神來之筆,足以彌補她和小說相比沒有那麼深思熟慮的遺憾,可喜可賀,可喜可賀(然後我朋友一直說榮恩好可愛,我到是覺得紅髮的話、我最喜歡會說俏皮話的雙胞胎了,聽說他們有去台灣,真令無緣的我傷心

(我已經有心理準備看第二部時大哭一場了,噢,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